构建基于一体化零信任安全架构并以身份ID为核心的身份认证管理中心,为企业的信息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支持构建统一客户身份OneID、打通分散的渠道数据、安全便捷的多端认证、智能风险分析和防护、海量用户管理和高频访问等功能
提供基于云端的身份认证和治理、动态访问控制、以及权限管理自动化、可视化、可追湖的身份管理服务。
派拉软件智能身份认证IDA平台提供丰富的API和SDK,满足应用、系统和设备的快速接入。
xBAC细粒度权限管理是一种用于管理和控制用户在系统或应用程序中的访问权限的工具
API安全网关实现业务系统的统一流量代理,打造API全生命周期治理安全管控体系
API 安全监测产品具备AI智能、易扩展、稳定可靠、高性能的良好的特性
提供完整云端API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灵活、无代码的API编排平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生产力
特权访问管理PAM软件是一种用于确保企业网络和系统安全的解决方案。
CloudQuery旨在帮助企业安全、高效的使用数据库,提升研发与DBA运维的协作效率,为企业核心数据提供更安全的访问管控和操作记录查询审计。
基于大数据和AI技术,提供了企业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治理能力。
以IAM为核心,基于软件定义边界SDP、资源与决策授权模型ABAC、CARTA自适应访问控制以及大数据分析引擎等技术
在PAM的基础上构建零信任一体化的安全体系,可以全面解决运维中涉及的安全问题,为企业的业务安全提供保障。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企业和组织面临越来越多的数据安全威胁和挑战。数据泄露、数据丢失、黑客攻击等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面临的重要风险。
强化对用户、设备、网络的风险识别,建立远程办公等复杂环境下动态身份安全管控
基于容器化部署,能支持新技术或快迅适配新技术,系统架构轻,方便纵向、横向扩展
基于业务流程自身特点,建立“可信、可控、可管”的安全防护体系
泄密溯源技术、大数据反诈系统、量子加密技术……在日前开展的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中,全国各地举办了一系列创意新颖的宣传活动,诸多数据安全新技术、新应用纷纷亮相,各种沉浸式的科普互动也让观众目不暇接。
数据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泄露、丢失和滥用将直接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引下,我国高度重视、不断推进数据安全保护工作,数据安全领域法治建设不断完善。
“2021年施行的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与2017年施行的网络安全法,共同构成了我国数据安全立法‘三驾马车’,标志着我们国家数据安全领域基础性法律框架体系构建完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认为,在上述三部法律构成的基础性法律框架体系之上,其他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不断细化、充实相关具体内容,共同促进我国数据安全领域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健全。例如,网信、工信、公安等部门依职责率先推动相关配套制度建设;上海、海南等多个省份已制定本地区数据发展条例,探索数据要素流动共享安全规则。
数据安全法治监管实践也在有序推进。
近年来,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持续加大对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数据非法获取和交易、“大数据杀熟”等数据安全领域重点热点问题的整治力度。相关部门结合各行业、各领域数据安全监管需求,积极推动行业企业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同时聚焦数据安全突出问题开展专项行动,数据违规共享、数据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文章转载自人民日报